第一百一十六章 魏国风云-《三国新势力:辽东我称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魏国,洛阳王宫的大殿上。

    王座上是十岁的曹芳,比之两年前登基时看着要成熟些许,此时的他头戴天子冕旒,十二旒白玉串珠垂在眼前,颇为挡住视线,眼前所及的视线也被分割成了十二面。

    望着殿下的群臣,    曹芳手心微微冒汗。

    群臣满满当当的手持笏板,垂头低眉,整个肃静的大殿上,竟安静得出奇。

    曹爽立于群臣之前,脸色有些发虚地瞧了眼旁边气定神闲的司马懿,暗想:“这老贼毕竟是四朝元老,    朝中威望深重,    又有不少支持的世家大臣,    我若不将其打压,恐怕取祸之道。”

    他回过身来,身后有三人,正是当朝种下恶名昭彰的何晏、邓飏、丁谧,时人称之为“台中三狗”。

    自从曹爽上台,就直接启用了何邓这般因为太和浮华案被永不录用的角色,还把多年的亲信丁谧给拉入朝中,完全是任人唯亲,就连浮华案中的另一人夏侯玄也都拉了进来。

    本来曹爽以谦虚谨慎知名,曾经得到不少明帝曹睿生前的夸赞,可自从先帝驾崩,成为顾命大臣,立即就露出了猖狂的一面。

    先是启奏陛下,胁迫或者威胁群臣上表,给司马懿加太傅一职。众人均是敢怒不敢言,摇摆不定的大臣索性加入曹爽一派求得安稳。对于升任太傅一事,明眼人都瞧得出来,看似位在三公之上,    可并无实权,等同降职。

    司马懿也不争不避,一声不吭地接下了太尉一职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曹爽还把同为四朝元老,来自世家大族的蒋济,原本担任领军将军,执掌禁卫军兵权,结果被曹爽明升暗降,升为没有实权的太尉。

    在曹魏的官职制度下,三公已经成为职位很高的虚职,并无实权,就跟太傅相类,没有多少的实权。

    这可把世家大族得罪了遍,另两位四朝元老,三公之一的司徒高柔、九卿之一的王观也开始暗中支持司马懿。

    洛阳的禁卫军以新五营为主,分别是武卫、中垒、中坚、骁骑、游击五营,分别由武卫将军、中领军、中护军率领。

    曹爽的弟弟曹羲担任中领军,统领一部分禁军,曹爽的另一个弟弟曹训担任武卫将军,    掌管京城大部分禁卫军。但是,中护军一职却由司马师担任,掌握其中一支禁军部队,宗亲与世家的角逐中,世家勉强保住了这一职位,曹爽也不敢逼得太过分,毕竟已经架空司马懿跟蒋济,避免鱼死网破就留了司马师的禁军之权。

    而这也是曹爽将来的致命错误之一。

    可以说,目前的魏国朝堂,曹爽几乎是要风得风,要雨得雨。

    曹芳瞧着座下的两尊大神,一个是魏国宗亲,一个是四朝老臣,哪个都不好惹。他年仅十岁,威信不足,群臣几乎皆以曹爽这个辅政大臣为首,俨然有了发号施令之权,这让他的心中很是郁闷,几乎成了傀儡,可心中忌惮司马懿这样的世家,又不得不对曹爽言听计从。

    曹爽向前一步,双手举着笏板,朗声道:“陛下,臣有要事禀报,目前辽东的燕贼已吞并高句丽,实力与日大增,已变得今非昔比,其领土、兵马、百姓皆远胜当年的公孙度,此养虎为患,必须出兵击之。”

    曹芳默而不答,目光巡视群臣,皱眉道:“出兵一事,还须商议,诸位爱卿的看法呢?”盯着垂头沉思,心不守舍的司马懿,问道:“太傅,你的看法呢?”

    司马懿恍若没有听见一般。

    群臣不禁哗然,就连曹爽也不禁侧目,暗想:“这老贼竟然狂妄到这个地步,连陛下的话都假装没听见。”

    曹芳一愣,又大声地问了一遍。

    蒋济只惊得脊背生寒,连忙伸手拽了拽他的衣袖,司马懿才迷惘地抬起头来,满脸地疑惑:“陛下……是您在呼唤老臣么?哎呦,老臣死罪,这年龄上来了,耳朵不好使了。不知——不知陛下呼老臣何事?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朝堂的大部分并不觉得稀奇,毕竟司马懿已经六十一岁,老得走路都摇风摆柳一般,听力、视力下降均属正常。
    第(1/3)页